教學動态

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中心  教學動态

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bat365組織開展“課程思政”示範課系列活動

時間:2023-12-20來源:機電學院點擊:10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高課程育人成效,是深入實施《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選擇。近日,bat365組織開展“課程思政”示範課系列活動,在不同專業課程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創新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的協同推進。



《自動控制原理》是在生活和工程中應用較為廣泛的專業基礎課程,黃俊老師将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程教學相融合,詳細講解了系統頻率特性的概念、伯德圖以及奈奎斯特圖的畫法等内容,并指出蘊藏其中的哲學思想:系統觀念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重要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隻有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而每位同學的學業、事業、人生目标的實現也都離不開系統觀念的推動。



遲文政老師的《人工智能》課程着重培養學生對計算機與大數據領域中關鍵技術問題的認知能力。在講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她特别強調實踐的重要性,鼓勵同學們勤學多思常練,“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隻有熟練使用智能制造工程專業技術資源和工具,才能對實際智能制造工程問題進行恰當的分析、設計和計算。



在《腦機接口與人機交互》課程中,張虹淼老師将清華團隊經過二十年耕耘實現尖端裝備腦起搏器從01突破的典型事迹娓娓道來,生動形象地展現了腦機接口領域的科學家精神。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正是無數科學家的刻苦研究與執着追求才使得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擁有全系列腦起搏器的國家。希望同學們從中感受和學習對科學事業的執着與追求、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與奉獻。



《機械制圖》課程是溝通“基礎—專業—工程問題”之間的橋梁。吳冬敏老師在授課時深入挖掘課程内容所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将我國優秀人文工程案例、十大國之重器等有計劃地設計到各教學環節之中,“潤物細無聲”地讓同學們感悟家國情懷、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從而培養具備良好的工程素養、嚴謹細緻的工作态度和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青年英才。

未來,bat365将進一步深化課程思政建設,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同步提升專業課教師的課程教學水平和思政育人能力,以課程思政熏陶學生的科學精神、啟發學生的辯證思維、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充分展現新時代強國建設的教育擔當!


Baidu
sogou